认识及预防【脑中风】—御坊堂健康门诊(理君博士)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
中风在我国是主要的病残和死亡原因。一年中,每10万人就有120—180人患中风,并有60—120人因此死亡。中风像一个幽灵,无孔不入,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中风的死亡率也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因此,加强对全民普及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会真正获得有效的防治效果。
脑中风的病理机制
一.脑中风的症状表现
1.头痛:无论是脑出血或脑梗死,头痛非常常见,亦是一个重要的脑中风症状和信号。
2.呕吐:一般是伴随头痛一起出现的,也非常常见,其特点是多为喷射状呕吐。如遇有呕吐咖啡色(酱油样或棕黑色)液体,表示病情非常为重。
3.眩晕:眩晕还多伴有呕吐或耳鸣,是脑中风的症状中比较常见的。
4.一侧肢体和面部的感觉异常。
5.口角流涎(流口水):出现口角斜、流口水或食物从口角流出的现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6.突发的视感障碍:表现为看不见左或右的物体或视觉缺损,也可以表现为一过性的眼前发黑或眼前突然飞过一只蚊子的感觉。
7.突发的言语不清和吞咽呛咳症状:表现为病人说话不清,吐词困难,喝水或吞咽时呛咳。
8.意识障碍:变现为神志模糊不清、呼吸不应、打呼噜,严重的可出现深度昏迷。
二.脑中风的注意事项
1.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紧急联系神经科医生。
2.在病人倒下的地方就地抢救,若必须移动时千万要小心。
3.手脚麻痹、语言障碍、视力障碍等是脑中风的先兆,要尽早发现、治疗。
4.检查有否麻痹等症状:
①鼻子一侧出现皱纹,左右鼻唇沟不对称。
②嘴的一侧下斜,脸部不对称。
③口水下滴。
④出现打鼾。
⑤脸色发红(或发青)。
⑥眼睛充血。
⑦剧烈呕吐。
⑧大小便失禁。
⑨发烧或出汗等。
四.脑中风的病因
(一)病因
脑中风或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疾病。其造成脑中风的原因主要有:
1.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中风的原因中最主要和最常见的。
2.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血栓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
3.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
4.某些炎症可侵犯脑膜、脑血管,或单独侵犯脑血管引起脑动脉炎,如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炎症和风湿病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
5.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脑血管病。少数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6.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
7.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另外,气温变化,环境、情绪的改变,过度紧张、疲劳等也是脑中风的原因。吸烟、过度饮酒者中风发病率也会大大增加。
(二)脑中风的易患人群
1.高血压病人研究表明,无论是收缩压高还是舒张压高,只要高到一定程度,都可能引发脑中风。因此,血压很高的人,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应坚持服药,控制好血压,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2.心脏病病人统计发现,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细菌性心肌膜炎以及心脏瓣膜疾病的人,或者做过心脏手术、安装过人工心脏起搏器者,容易出现血栓,引发脑中风。
3.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病人容易出现血脂代谢紊乱,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容易出现高血压,这些都是引发脑中风的危险因素。